基于IPAT模型的生态足迹测算及压力机制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7
作者
于谨凯
李蒙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IPAT模型; 生态足迹; 压力机制;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11.03.003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根据William Rees和Mathis Wackernagel提出的计算方法测算出山东省1990-2008年的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趋势。通过修正的IPAT模型对影响生态足迹的三个因素人口(P)、经济(A)和技术(T)的回归结果表明三要素变量与生态足迹正相关。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生态足迹的压力机制,经济增长给生态带来的压力要大于其他两个影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据此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以及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控制人口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甘肃省环境压力的影响 [J].
陈强强 ;
孙小花 ;
王生林 ;
杨双喜 .
西北人口, 2009, (06) :58-61
[2]   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系统安全评价 [J].
韩传峰 ;
刘惠敏 ;
陈建业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5) :53-58
[3]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 how much nature do they use? How much nature do they have?. Wackernagel M,Onisto L,Linares AC,et al. Commissi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Forum . 1997
[4]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Wackernagel M,Rees WE. . 1996
[5]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Jean Gottman. Economic Geography . 1957
[6]   烟台市区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 [J].
张培刚 ;
王金花 ;
戴军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5, (03) :52-55
[7]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关系探讨[J]. 洪阳,栾胜基.  上海环境科学. 1999(03)
[8]  
基于生态足迹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刘宁宁.山东师范大学 2008
[9]  
The dynamics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Costanza R.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0
[10]   青岛市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J].
魏明 ;
王洪军 ;
柳新伟 .
生态环境, 2006, (04) :76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