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政治认同的视角

被引:17
作者
聂军 [1 ]
李渊清 [2 ]
机构
[1]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政治认同; 利益认同; 制度认同; 价值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特征是主体为弱势群体,主要发生在县域范围内,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地方政府,尤其是县政府和乡镇政府。本文从政治认同入手,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县域的公众政治认同正在一步一步的弱化,导致群体性事件极易发生。具体而言,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首先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利益认同的流失;其次是政治认同的关键——制度认同的流失;最后是政治认同的核心——价值认同的流失。因此要有效地防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必需从政治认同的三个要素即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来逐步强化人们的政治认同感。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亨廷顿(Huntington;S.P.)著;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2]   “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 [J].
徐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6) :2-7
[4]   政治认同的逻辑 [J].
孔德永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24-128
[5]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J].
雍涛 .
江汉论坛, 2006, (02) :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