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和轮状病毒 (RV)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方法 ,对 1999年 1月 ,在本院就诊的 83例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了病毒检测和RV组、亚组及血清、基因型测定。结果 RV检出率为 60 2 %( 5 0 / 83 ) ,均为A组、P1A(P[8])基因型 ,主要为Ⅱ亚组 ,G1血清型 ,基因群均为G1P[8]。同时还检测到萼状病毒 (CV)、诺沃克病毒 (NLV)各 3例 ,星状病毒 2例 (此 2例同时检测到RV)。RV检出率以 3~ 2 4个月年龄组最高为 63 2 %( 4 8/ 76) ,RV阳性组的临床表现较阴性组重。结论 1999年 1月杭州地区儿童急性肠炎的主要病原是RV ,属A组、P1A(P[8])基因型、G1P[8]基因群 ,其主要亚组和血清型为Ⅱ亚组、G1血清型。儿童病毒性肠炎存在着多种病原 (除轮状病毒外还有CV、NLV及星状病毒 )并有双重病毒感染存在。RV肠炎好发于 2岁以内婴幼儿 ,且临床表现较非RV感染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