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民界限的公众认同

被引:7
作者
童春荣
机构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民界限; 公众认同; 司法建设; 立法基础; 法律权威; 公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民界限之公众认同可以增进刑民界限与公民预期的一致性,避免违背公意之立法,增加公民行为的预测可能性,是一种保证刑民界限正当性的行之有效的举措。刑民界限的公众认同具有中外历史文化传统,其内涵是立法须符合常识、常理和常情,其实现表现在立法环节和司法环节,均需依据公意进行考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刑法散得集.[M].陈忠林; 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2]  
刑法的心理学分析.[M].袁彬;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3]  
刑事和解价值分析.[M].孙勤;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4]  
一般法的渊源.[M].董南方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5]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6]  
司法改革研究.[M].王利明著;.法律出版社.2000,
[7]  
刑法学.[M].张明楷 著.法律出版社.1997,
[8]  
利维坦.[M].[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商务印书馆.1985,
[9]  
古代法.[M].[英]梅因;H·S 著;沈景一 译.商务印书馆.1959,
[10]   “民意”进入司法判决的基本依据——基于法哲学、法理学和司法解释视角 [J].
陈文华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9 (05) :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