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14
作者:

宫清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黄光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郭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张月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机构:
[1]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预报预警;
“3S”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可分为现象监测预报法、数理统计预报法、非线性系统论预报法和地球内外动力耦合法。在对各类方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在方法应用的同时,集成和融合迅速发展起来的“3S”技术,建立集观测、研究、风险评估、预报预警、预防和治理一体化的灾害预报系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 [11]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初步研究[J]. 地质通报, 2004, (04) : 303 - 309刘传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温铭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唐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 [12] 模糊聚类分析在西安市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 地质力学学报, 2004, (01) : 57 - 6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谢振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郑宁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 [13] 陕西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研究[J]. 陕西气象, 2003, (06) : 10 - 12王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刘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张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 [14] 对非线性科学在地质灾害领域的认识和展望[J]. 灾害学, 2003, (03) : 74 - 7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许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 [15]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滑坡-水文耦合模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8) : 1309 - 1314兰恒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成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苓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思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17]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与重大地质灾害的成因初探[J]. 工程地质学报, 2002, (02) : 115 - 117王思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8] 地质灾害特征的可视化模拟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4) : 513 - 51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9] 浅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的遥感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以张家口市为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 (04) : 92 - 95+99乔彦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李密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
- [20] BP网络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1, (06) : 648 - 650张吉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陈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