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含气量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与应用

被引:88
作者
孟召平
田永东
雷旸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系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BP神经网络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5 [地下煤气的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对煤层含气量进行定量预测,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建立了煤层含气量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沁水盆地南部主采煤层为对象,分析得出了影响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含气量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煤层有效埋藏深度、煤变质程度和煤岩、煤质特征等,选择了煤层有效埋藏深度、水分与灰分以及镜质组最大反射率3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特征量,建立了煤层含气量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煤层含气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真实反映煤层含气量与主控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相对误差小于10%,预测效果明显地优于基于朗格缪尔方程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56 / 4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煤层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及定量预测 [J].
连承波 ;
赵永军 ;
李汉林 ;
渠芳 ;
马士坤 ;
蔡福龙 ;
张军涛 .
煤炭学报, 2005, (06) :726-729
[2]   等温吸附曲线方法在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 [J].
陈春琳 ;
林大杨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5) :679-682
[3]   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煤储层含气量预测模型——以沁水盆地为例 [J].
李贵红 ;
张泓 ;
崔永君 ;
张培河 ;
董敏涛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3) :22-25
[4]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瓦斯含量预测研究 [J].
吴财芳 ;
曾勇 .
地学前缘, 2003, (01) :219-224
[5]   煤矿深部开采煤层气含量计算的解析法 [J].
王宏图 ;
鲜学福 ;
杜云贵 ;
张仁松 ;
杨吉才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4) :40-42
[6]   煤层甲烷含气量预测的研究现状附视频 [J].
鲍卫仁 ;
常丽萍 ;
谢克昌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0, (03) :267-270
[7]   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 [J].
郝吉生 ;
袁崇孚 .
煤炭学报, 1999, (06) :624-627
[8]   焦作矿区二1煤储层特征评价 [J].
孟召平 ;
彭苏萍 ;
白清昭 ;
靳秀良 ;
张培河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8, (02) :53-57
[9]   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 [J].
李静 ;
李小彦 ;
杨利军 ;
雷崇利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1) :33-35
[10]   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及回归预测 [J].
王生全 .
煤炭科学技术, 1997, (09)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