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非正式开发景观项目的潜质与价值

被引:17
作者
陈蔚镇
刘荃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更新; 景观; 非正式开发; 触媒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城市更新中非正式开发景观项目的空间利用类型含义丰富,主要包括闲置土地的过渡性使用、畸零空间的创造性使用及功能空间的临时性使用3种类型,其建设在对地区社区活力的增强、对未来地区更新建设势能的培育及作为最佳实践范例的复制与推广等方面发挥出显著的触媒效应,体现出引发更深刻、更广泛的城市地区更新的潜质,对未来中国高密度人居环境中的城市绿地建设与开放空间规划管控具有深远的创新价值和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上海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边角空间研究.[D].李楠.东华大学.2011, 07
[2]  
城市中心区高架下剩余空间利用研究.[D].郭磊.同济大学.2008, 09
[3]   从管理走向治理——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政府职能 [J].
何依 ;
邓巍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6) :109-116
[4]   非正式更新模式下的旧城区更新研究——以厦门沙坡尾规划为例 [J].
高媛 .
城市, 2013, (09) :53-55
[5]   联邦德国城市复兴中的开放空间临时使用策略 [J].
董楠楠 .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26 (05) :105-108
[6]   中国城市更新中的社会资本 [J].
翟斌庆 ;
翟碧舞 .
国际城市规划, 2010, 25 (01) :53-59
[7]   过渡性开放空间:城市开放空间开发中兴起的临时使用现象 [J].
多莉斯·赫斯 ;
王琳 .
城市环境设计, 2007, (03) :87-92
[8]   探讨城市生活中的“边角空间”利用 [J].
邓蜀阳 ;
刘丹 .
南方建筑, 2006, (09)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