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志学说的得失与发展

被引:4
作者
李明瑞
机构
[1] 北京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
情志学说; 五志七情; 五行学说; 理想人格;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1.20.026
中图分类号
R2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论述了情志学说的理论得失、临床局限和丰富发展途径。认为重视情志变化在致病中的作用,肯定以情胜情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是情志学说的理论优势。同时指出忽视诱发情志变化的社会因素和主观因素等,是情志学说的不足。多种情志综合致病高于单一情志致病,情志相胜疗法难于进行临床上的广泛推广等,是运用情志学说指导临床的局限性。借鉴佛教精神疗法的基本原理,把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坚持身体锻炼,塑造理想人格与情志疗法结合起来,是丰富和发展情志学说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795 / 179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坛经译注.[M].魏道儒; 译注.中华书局.2010,
[2]  
现代中医心理学.[M].王米渠;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   情志致病方式与伤脏规律研究 [J].
于艳红 ;
乔明琦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5 (01) :8-10
[4]   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中病因、病位和病机以及辨证规律的研究 [J].
吴丽丽 ;
严灿 ;
周莺 ;
潘毅 .
江苏中医药, 2008, (08) :72-74
[5]   综合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J].
李明瑞 ;
陆旭 ;
张平 ;
高洪 .
中国基层医药, 2006, (01) :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