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县春季林麝生境的初步分析

被引:6
作者
姜海瑞
薛文杰
王淯
胡忠军
肖宇
徐宏发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林麝; 生境选择; 因子分析; 秦岭西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6年4~5月,在陕西凤县共设置41个20 m×20 m的样方和14个生态因子,并以此为基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林麝春季喜欢选择在海拔1700~2100 m、灌木盖度、竹子密度、倒木密度、树桩密度、动物干扰程度均较低、坡度≥40°、半阴半阳坡、远离人类生产活动、有土质覆盖的生境。其他生态因子郁闭度、隐蔽级、乔木密度、灌木密度均以适中为准。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前7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6.63%,基本上反映了林麝春季栖息地的特征。在前7个公共因子中,占有较高信息载荷系数的变量依次为灌木盖度、树桩密度、乔木密度、活动基底、隐蔽级、人为干扰、竹子密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冬季生境选择 [J].
胡忠军 ;
王淯 ;
薛文杰 ;
姜海瑞 ;
徐宏发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70-74
[2]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研究概况和进展 [J].
王淯 ;
姜海瑞 ;
薛文杰 ;
徐玲 ;
徐宏发 .
四川动物, 2006, (01) :195-200
[3]   小兴安岭通河林区原麝夏季对生境的选择 [J].
吴建平 ;
周玲玲 ;
穆立蔷 .
兽类学报, 2006, (01) :44-48
[4]   冶勒自然保护区林麝对生境选择研究 [J].
郭建 ;
程晓峰 ;
巨云为 ;
陈泳宏 ;
胡锦矗 ;
骆云 ;
盛春宁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02) :183-185
[5]   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密度初步分析 [J].
魏辅文,王维,杨光,胡锦矗 .
四川动物, 1995, (02) :66-67
[6]   小兴安岭地区野猪冬季卧息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J].
高中信,张明海,胡瑞滨 .
兽类学报, 1995, (01) :25-30
[7]   冬季马鹿采食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的研究 [J].
张明海 ;
萧前柱 .
兽类学报, 1990, (03) :175-183
[8]   四川盆地西北缘林麝种群密度及保护与利用 [J].
王会志 ;
盛和林 .
兽类学报, 1988, (04) :241-249
[9]   带岭地区马鹿冬季对生境的选择性 [J].
常弘 ;
肖前柱 .
兽类学报, 1988, (02) :81-88
[10]  
中国鹿类动物[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盛和林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