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制度功能定位的制度变迁与合理取向

被引:9
作者
胡思洋 [1 ,2 ]
机构
[1]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功能定位; 制度变迁; 攀比; 福利预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低保制度是维护社会底线公平、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国家治理机制。在低保制度变迁的历史中,低保最开始是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和利益受损群体的补偿,之后在政策实践中出现了制度异化和功能错位,甚至相互攀比。新常态下,低保制度也应当不忘初衷,托住底线,继续前行。建议如下:第一,坚持低标准,使低保制度回归本位;第二,警惕民粹主义,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使民众福利预期回归理性;第三,多中心协同治理,多方主体合理归位。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福利竞赛的形成机制:需求、供给与政策决策程序 [J].
赵海珠 ;
朱俊生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37 (02) :100-106
[2]   新常态下低保制度的功能定位研究 [J].
胡思洋 .
人口与发展, 2015, 21 (06) :95-102
[3]  
OECD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经济适应性评估及对中国的启示[J]. 朱俊生,赵海珠.社会保障研究. 2015(02)
[4]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合理定位与改革取向 [J].
郑功成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17-22
[5]   社会救助制度的功能定位与改革逻辑 [J].
赵曼 ;
胡思洋 .
财政研究, 2015, (02) :23-27
[6]   低保制度的功能定位研究 [J].
胡思洋 .
南都学坛, 2015, 35 (01) :92-97
[7]   协同治理:社会救助制度低效运行的治理路径 [J].
胡思洋 .
社会保障研究, 2014, (03) :79-85
[8]   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 [J].
郑功成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 (01) :2-12
[9]   “福利依赖”是否存在?——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一个实证研究 [J].
韩克庆 ;
郭瑜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2) :149-167+244
[10]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 [J].
郑秉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1) :2-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