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在德国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陈友华
米勒·乌尔里希
机构
[1] 德国马尔堡大学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研究所,德国马尔堡大学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人口; 正常波动; 波动范围; 年龄组; 性别比; 人口性别结构; 德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1 [人口统计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2 ;
摘要
本文对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合理性、评判标准及其参照人口的选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提出了性别比正常波动范围的估算方法 ,构造了度量人口的性别、年龄及其两者合理程度的指标 ,建立了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 ,并将这些结果应用于对德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历史演变过程的分析之中。分析表明 :德国人口至今仍保留有受战争创伤的痕迹 ,男性人口短缺是战后德国在人口性别结构上所表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德国人口性别结构不断趋于改善。受战后婴儿热与 60年代中期以来出生率的急剧下降的影响 ,德国人口年龄结构趋于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人口现代化几个问题的理论探讨 [J].
陈友华 .
人口研究, 1998, (06) :14-18
[2]   性别结构指数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J].
陈友华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8, (03) :11-15
[3]   人口年龄结构指数构造及在我国的应用 [J].
陈友华 .
南方人口, 1998, (01) :23-25
[4]   生命表及其在人口性别构成分析中的应用 [J].
陈友华 .
人口与经济, 1995, (02) :24-28+38
[5]   关于人口老化标准问题的理论思考 [J].
陈友华 .
人口学刊, 1994, (04) :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