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现代化几个问题的理论探讨

被引:14
作者
陈友华
机构
[1] 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键词
人口; 科学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口素质; 生育现代化; 性别结构; 人员结构; 生育偏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3 [人口与计划生育];
学科分类号
030302 ;
摘要
本文从概念的界定出发,探讨了人口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所导致的结果,阐述了它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与经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构造了一个度量人口现代化发展状况及其程度的综合指标──人口现代化指数,指出人口现代化由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所组成,并给出了其划分标准。作为应用,本文对中国人口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国在人口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性别结构指数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J].
陈友华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8, (03) :11-15
[2]   新生命素质指数的构造与应用 [J].
陈友华 .
人口学刊, 1998, (02) :16-18+22
[3]   人口年龄结构指数构造及在我国的应用 [J].
陈友华 .
南方人口, 1998, (01) :23-25
[4]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状况分析 [J].
陈友华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 (02) :8-12
[5]   生命表及其在人口性别构成分析中的应用 [J].
陈友华 .
人口与经济, 1995, (02) :24-28+38
[6]   关于人口老化标准问题的理论思考 [J].
陈友华 .
人口学刊, 1994, (04) :34-43
[7]   生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顾宝昌先生文章的补遗 [J].
穆光宗 .
人口研究, 1993, (02) :34-36+33
[8]   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 [J].
顾宝昌 .
人口研究, 1992, (06) :1-7
[9]   “人口素质综合指数”的构造设想与评价 [J].
夏海勇 .
人口学刊, 1992, (04) :1-6
[10]   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 [J].
刘铮 .
人口研究, 1992, (02)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