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人民调解:三个悖论——兼评《人民调解法》

被引:23
作者
周望
机构
[1]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关键词
人民调解; 政治功能; 民间自治; 制度化; 专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尽管已有种种努力,但人民调解并没有真正走出低谷。《人民调解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带着振兴的使命而不完全是经验和成果出台。人民调解现代转型的根本在于破解三大症结以实现其相互平衡:国家化与非国家化、制度化与非制度化、专业化与非专业化。《人民调解法》在这几个方面有得有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走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J].
周本顺 .
求是, 2011, (10) :37-38
[2]   “大调解”的功能及限度 纠纷解决的制度供给与社会自治 [J].
吴英姿 .
中外法学, 2008, (02) :309-319
[3]   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推动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J].
肖扬 .
中国司法, 2007, (08) :7-8
[4]   论强制性调解对法治和公平的冲击 [J].
周永坤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3) :11-24
[5]   人民调解制度改革的不足与反思 [J].
曹光曜 ;
金权 .
法治论丛, 2003, (05) :47-51
[6]   人民调解:完善与发展的路径 [J].
张卫平 .
法学, 2002, (12) :48-50
[7]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 [J].
陈弘毅 .
现代法学, 2001, (03) :3-14
[8]  
中国法律发展报告[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朱景文, 2007
[9]  
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范愉, 2007
[10]  
调解、法制与现代性[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强世功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