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刺方法对肾虚型不稳定膀胱排尿状况的临床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跃来
岑珏
侯文光
高志强
王翔宇
彭海东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不稳定膀胱; 针刺方法; 肾虚;
D O I
10.16305/j.1007-1334.2005.07.021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为研究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肾虚型不稳定膀胱患者膀胱容量及排尿状况,将161例不稳定膀胱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手法针刺组(观察组)、手法针刺组(对照组)。治疗10次后,观察2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I PSS主要症状积分等。结果:2组治疗后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I PSS主要症状积分等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增量、I PSS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最大尿流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加手法针刺和手法针刺均可改善肾虚型不稳定膀胱状况,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稳定膀胱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黄俏蓉 ;
陈跃来 ;
胡军 ;
瞿创予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4, (05) :312-315
[2]   针刺对28例不稳定膀胱尿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 [J].
陈跃来 ;
宗蕾 ;
陈国美 ;
申鹏飞 .
浙江中医杂志, 2002, (11) :32-33
[3]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J].
陈跃来 ;
钟蕾 ;
刘光雯 ;
钟晨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01) :63-65
[4]   电针“会阳”、“中膂俞”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尿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陈跃来 ;
申鹏飞 ;
陈国美 ;
张力君 .
针刺研究, 2001, (02) :127-130
[5]   针灸补肾温阳法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225例 [J].
郑蕙田 ;
袁顺兴 ;
朱燕文 ;
陈文娟 ;
朱捷 ;
关建敏 ;
樊芳玲 ;
俞兰英 ;
朱明丽 ;
赵光 ;
梁慧丽 ;
康培英 ;
崔金秀 ;
康云兰 ;
陆善娟 ;
黄红 .
中国针灸, 2000, (04) :5-7
[6]   I-PSS和UFR对女性排尿行为的临床评价 [J].
蒋先镇 ;
邓素雄 ;
何乐业 ;
汤育新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8, (04) :42-44
[7]   “关元俞”、“膀胱俞”传入神经元与膀胱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及联系(经穴脏腑相关-足太阳膀胱经研究) [J].
陶之理 ;
任文庆 .
针刺研究, 1995, (04) :17-21
[8]   深刺会阳、中膂俞为主治疗排尿功能障碍及机理探讨 [J].
郑蕙田 .
上海针灸杂志, 1993, (02) :64-65
[9]   Effect of acupuncture different points on unstable bladder [J].
Chen Yue-lai ;
Chen Guo-mei ;
Ge Lin-bao ;
Ha li-fu ;
Zong Lei .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3, 1 (3) :22-24
[10]  
膀胱排尿功能障碍.[M].张玉海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