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马尾松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分析

被引:8
作者
曾伟生 [1 ]
肖前辉 [2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2]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
含碳系数; 生物量; 假设检验; 回归分析; 马尾松;
D O I
10.16166/j.cnki.cn43-1095.2011.02.013
中图分类号
S791.248 [马尾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碳储量监测日益受到重视,而含碳系数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计量指标。以南方马尾松为对象,利用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叶(干材(树根(树枝(干皮;树干不同高度干材和干皮的含碳系数也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同层次树枝和不同大小树根的含碳系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器官的含碳系数相对比较稳定,与林木起源、直径、树高等因子相关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东北落叶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的研建 [J].
尹艳豹 ;
曾伟生 ;
唐守正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09) :23-26+92
[2]   全国立木生物量建模总体划分与样本构成研究 [J].
曾伟生 ;
唐守正 ;
黄国胜 ;
张敏 .
林业资源管理, 2010, (03) :16-23
[3]   中国南方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研建 [J].
曾伟生 ;
肖前辉 ;
胡觉 ;
廖志云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 (05) :50-56
[4]   山东郓城农田防护林杨树器官含碳率分析 [J].
李春平 ;
吴斌 ;
张宇清 ;
耿相国 ;
刘运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2 (02) :74-78
[5]   南亚热带杉木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素积累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J].
康冰 ;
刘世荣 ;
蔡道雄 ;
卢立华 .
林业科学, 2009, 45 (08) :147-153
[6]   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的研究 [J].
顾凯平 ;
张坤 ;
张丽霞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105-109
[7]   我国落叶松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的初步研究 [J].
罗云建 ;
张小全 ;
侯振宏 ;
于澎涛 ;
朱建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6) :1111-1118
[8]   四川主要针叶树种含碳率测定分析 [J].
唐宵 ;
黄从德 ;
张健 ;
宁远超 .
四川林业科技, 2007, (02) :20-23
[9]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 [J].
马钦彦 ;
陈遐林 ;
王娟 ;
蔺琛 ;
康峰峰 ;
曹文强 ;
马志波 ;
李文宇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100-104
[1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欧阳志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