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最优度量指标

被引:16
作者
王曦 [1 ]
邹文理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广州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最优度量; VAR; M1; M2;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使用基于VAR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与方差分解方法,比较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基础货币、金融机构信贷总额、货币供应量M1和M2对实际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总额以及物价水平的预测能力。又利用脉冲响应分析,讨论M1和M2的作用方向是否符合理论预期。最后汇总比较指标的预测能力以及实际经济效果,以甄别确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优度量指标。结论是:货币供应量等数量指标比利率指标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度量指标;在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消费、投资和产出)的作用时,M2是最优的货币政策度量指标;在研究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时,M1是最优的货币政策度量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研究 [J].
耿中元 ;
惠晓峰 .
统计研究, 2009, 26 (09) :64-69
[2]   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 [J].
王曦 ;
冯文光 .
统计研究, 2009, 26 (06) :3-12
[3]   内生经济增长与财政、货币政策——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柳欣 ;
王晨 .
南开经济研究, 2008, (06) :75-89
[4]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 [J].
盛松成 ;
吴培新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37-51
[5]   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 [J].
刘金全 ;
刘兆波 .
金融研究, 2008, (10) :37-47
[6]   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8, (10) :1-21
[7]   政策性冲击、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基于准备金市场模型的实证研究 [J].
王晓芳 ;
王维华 .
金融研究, 2008, (07) :26-34
[9]   流动性过剩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J].
彭方平 ;
展凯 ;
李琴 .
管理世界, 2008, (05) :30-37
[10]   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波动缓和化 [J].
孙稳存 .
金融研究, 2007, (07)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