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东北侧中强地震前应力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高国英
王海涛
温和平
魏斌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新疆; 帕米尔; 震源机制解; 主压应力轴; 动态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1 [地震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乌恰、喀什和巴楚 3个台小震综合机制解资料 ,分析研究了帕米尔东北侧中强地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地区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 :3个台小震综合机制解的P轴方位各自存在较明显的优势分布 ,这种分布与区域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该区发生的 4次 6级以上地震前 3个台小震综合机制解的P轴方位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 ,特别在伽师地震前P轴方位集中分布于N60°~ 74°E ,与伽师强震群震源机制解的P轴方位基本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帕米尔东北侧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J].
高国英 ;
温和平 .
中国地震, 2000, (02) :82-90
[2]   天山地震带的地壳结构与强震构造环境 [J].
胥颐 ;
刘福田 ;
刘建华 ;
孙若昧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2) :184-193
[3]   1976年盐源-宁蒗6.7级地震前后平均应力轴取向的时间特征 [J].
成尔林 ;
庞明虎 .
地震, 1985, (06) :20-27
[4]   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 [J].
许忠淮 ;
阎明 ;
赵仲和 .
地震学报, 1983, (03) :268-279
[5]   1976年四川省松潘—平武7.2级地震前后主压应力轴的方向特征 [J].
成尔林 ;
李桂芳 ;
陈和川 .
地震学报, 1982, (02) :136-148
[6]   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张地区的综合断层面解 [J].
刁桂苓 ;
于新昌 .
西北地震学报, 1980, (03) :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