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生态”与“环境”之辩——对于生态美学建设的一种回顾
被引:1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繁仁
机构
:
[1]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来源
:
求是学刊
|
2015年
/ 42卷
/ 01期
关键词
:
生态美学;
生态整体论;
美学家;
伯林特;
科学认知主义;
哲学立场;
D O I
:
10.19667/j.cnki.cn23-1070/c.2015.01.015
中图分类号
:
B83-09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在我国生态美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回顾很多问题,其中对于"生态"与"环境"之辩的回顾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生态美学研究的本体问题,而且主要是中西之间的对话问题,至今仍在进行,意义重大。首先是在2006年的成都国际美学会议上,当我就生态美学问题发言后,国际学者集中询问我的问题,就是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我当时作了初步回答。2009年本人在山东大学召开的国际生态美学会议上,专门就生态美学与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2 +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
侯甬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侯甬坚
[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01)
: 116
-
123
[2]
环境批评的未来.[M].(美) 布伊尔 (Buell;L.)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环境美学.[M].(加) 卡尔松;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4]
环境美学.[M].(美) 伯林特; 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环境之美.[M].(美) 瑟帕玛; 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1
→
共 5 条
[1]
“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
侯甬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侯甬坚
[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01)
: 116
-
123
[2]
环境批评的未来.[M].(美) 布伊尔 (Buell;L.)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环境美学.[M].(加) 卡尔松;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4]
环境美学.[M].(美) 伯林特; 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环境之美.[M].(美) 瑟帕玛; 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