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法律文化:解读社会危害性的新路径

被引:8
作者
利子平
石聚航
机构
[1] 南昌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危害性; 传统法律文化; 价值评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社会危害性是对犯罪的一种价值评判,而价值评判总是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法律文化之中。因此,对社会危害性理论进行反思与改革,不能脱离传统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对社会危害性不宜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吸收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充实社会危害性的内涵。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论犯罪危害性评价的属性 [J].
周建达 ;
马荣春 .
环球法律评论, 2009, 31 (01) :67-75
[2]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社会危害性功能分析 [J].
詹红星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535-540
[3]   社会危害性的刑法地位刍议 [J].
孙国祥 .
江海学刊, 2008, (04) :120-126+239
[4]   危害性原则的当代命运 [J].
劳东燕 .
中外法学, 2008, (03) :399-418
[5]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06, (04) :3-17
[6]   案件事实的认定方法 [J].
张明楷 .
法学杂志, 2006, (02) :30-34
[7]   “亲亲相隐”原则及其活化:以刑事法为视角 [J].
莫洪宪 ;
胡隽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41-44
[8]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矛盾及其解决 [J].
赵秉志 ;
陈志军 .
法学研究, 2003, (06) :106-120
[9]   社会危害性概念之正当性考察 [J].
刘志远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 (04) :34-40
[10]   论社会危害性的地位 [J].
王政勋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2)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