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能见度资料的深度分析——兼论高时间分辨率地面观测资料的应用

被引:15
作者
毕凯 [1 ,2 ]
王广河 [1 ]
毛节泰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2]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能见度; 水汽密度; 气溶胶; 吸湿性增长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气象站高时间分辨率的能见度资料及其同步地面气象要素资料,在气块静力稳定的假设下研究了由于辐射冷却引起的霾或雾在演变的各阶段气溶胶吸湿性增长及其消光系数随相对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气溶胶吸湿性增长率f(RH)随相对湿度的增长具有先慢后快平滑连续的特点;气溶胶吸湿性增长率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在夏季和秋季较高,在冬季和春季时较低;平均而言,当相对湿度从40%增大到95%时,气溶胶吸湿性增长率可达6.6;对比国内外实验和观测结果,发现f(RH)随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与硫酸铵亲水增长相似;在这种雾消散时,随着气温的升高,测量给出的相对湿度值不会立即下降,而是在接近饱和的情况下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再迅速下降,其滞后大约为1~2小时。这很可能是测湿元件不能及时反映外界湿度变化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分析上海地区一次灰霾过程 [J].
潘鹄 ;
耿福海 ;
陈勇航 ;
贺千山 ;
张华 ;
亢燕铭 ;
毛晓琴 ;
王洪强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11) :2164-2173
[2]   珠江口持续性雾生消的环流特征和成因分析 [J].
王婷 ;
潘蔚娟 ;
谌志刚 ;
刘云香 .
气象, 2010, 36 (06) :13-20
[3]   京津塘高速公路秋冬雾气象要素与环流特征 [J].
吴彬贵 ;
解以扬 ;
吴丹朱 ;
王亚男 ;
汪东升 .
气象, 2010, 36 (06) :21-28
[4]   1980年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变更对能见度资料连续性影响研究 [J].
李雄 .
气象, 2010, 36 (03) :117-122
[5]   一次华北平原大雾天气CINRAD/SA雷达超折射回波的射线追踪分析 [J].
赵瑞金 ;
李江波 .
气象, 2010, 36 (02) :62-69
[6]   相对湿度自动与人工观测的差异分析 [J].
苑跃 ;
赵晓莉 ;
王小兰 ;
游泳 .
气象, 2010, 36 (02) :102-108
[7]   上海浦东地区气溶胶散射系数及影响因子 [J].
许建明 ;
耿福海 ;
甄灿明 ;
高伟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1) :211-216
[8]   中国东部一场持续性大雾的诊断分析 [J].
王玮 ;
黄玉芳 ;
孔凡忠 ;
刘继敏 .
气象, 2009, 35 (09) :84-90
[9]   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亲水增长的观测研究 [J].
颜鹏 ;
潘小乐 ;
汤洁 ;
周秀骥 ;
曾立民 .
气象学报, 2008, (01) :111-119
[10]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 [J].
马雁军 ;
左洪超 ;
张云海 ;
惠小英 .
高原气象, 2005, (04) :62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