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迁飞的多普勒昆虫雷达观测及动态

被引:41
作者
高月波 [1 ,2 ]
陈晓 [1 ]
陈钟荣 [3 ]
包云轩 [1 ,3 ]
杨荣明 [4 ]
刘天龙 [5 ]
翟保平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4] 江苏省植保站
[5] 南京市浦口区植保站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多普勒雷达观测; 数值模拟; 迁飞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2007年7~9月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期间,利用多普勒昆虫监测雷达在南京市浦口区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迁飞活动进行了监测,结合大气风温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空中飞行参数和种群迁飞动态。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多选择在黄昏18:30以后大规模起飞,空中虫群密度在20:00~22:00时最大,迁飞过程可持续到次日5:00;稻纵卷叶螟主要选择在500m以下高度飞行。空中虫群具有聚集成层的现象,虫层多在100~500m高度之间形成,有时形成两个虫层,成层现象与低空急流关系密切,与温度没有直接关系。迁飞过程分析表明,浦口区的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台风、副热带高压和江淮气旋的影响下,先后出现了多次迁入迁出过程。低压系统外围的下沉气流很可能是稻纵卷叶螟两次集中迁入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238 / 52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旋幽夜蛾迁飞的雷达观测和虫源分析
    张云慧
    陈林
    程登发
    张跃进
    姜玉英
    蒋金炜
    [J]. 昆虫学报, 2007, (05) : 494 - 500
  • [2] 追踪天使——雷达昆虫学30年
    翟保平
    [J]. 昆虫学报, 1999, (03) : 315 - 326
  • [3] 稻纵卷叶螟标记蛾迁飞轨迹的数值模拟
    翟保平
    张孝羲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5) : 156 - 163
  • [4] 海捕回迁稻纵卷叶螟轨迹分析
    耿济国
    张建新
    张孝羲
    J.I.Magor
    J.Pender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3) : 48 - 53
  • [5] 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的研究进展
    张孝羲
    耿济国
    周威君
    [J]. 植物保护, 1981, (06) : 2 - 7
  • [6] 我国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研究进展
    全国稻纵卷叶螟研究协作组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05) : 1 - 8
  • [7] 稻纵卷叶螟迁飞途径的研究
    张孝羲
    陆自强
    耿济国
    李国柱
    陈学礼
    吴学文
    [J]. 昆虫学报, 1980, (02) : 130 - 140
  • [8] 农作物病虫长期运动规律与预测[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胡伯海,姜瑞中主编, 1997
  • [9] Nocturnal windborne migration of ground beetles, particularly Pseudoophonus griseus (Coleoptera: Carabidae), in China[J] . Hong‐QiangFeng,Yun‐HuiZhang,Kong‐MingWu,Deng‐FaCheng,Yu‐YuanGuo.Agricultural and Forest Entomology . 2007 (2)
  • [10] The influence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on nocturnal layers of noctuids and other moths migrating over southern Britain
    Wood, CR
    Chapman, JW
    Reynolds, DR
    Barlow, JF
    Smith, AD
    Woiwod, IP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2006, 50 (04) : 193 -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