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自交系与杂交系早期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被引:33
作者
姚雪梅 [1 ]
黄勃 [1 ]
赖秋明 [1 ]
张继涛 [2 ]
王志勇 [2 ]
机构
[1]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2] 海南陵水海富实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自交系; 杂交系; 子一代; 生长; 存活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以2个不同遗传背景A、B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为亲本,建立了凡纳滨对虾自交系和杂交系,比较其子一代的生长与存活。A是引自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的SPF凡纳滨对虾,B是在海南本地养殖多代选育不携带病毒的凡纳滨对虾。实验由自交组AA(A♀×A♂)、BB(B♀×B♂)和杂交组AB(A♀×B♂)、BA(B♀×A♂)4个实验组组成。结果表明自交组生长AA>BB,存活率BB>AA。由此看出2个群体生长和存活率存在较大差异,AA具有生长快优良性状,BB具有存活率高的优良性状。杂交组生长AB>BA,存活率BA>AB。杂交组与自交组生长和存活率比较:生长AA>AB>BA>BB,存活率BB>BA>AB>AA。两个杂交组在生长和存活率上均表现出母本和父本不同的优良性状,AB、BA组表现生长和存活率双重优良性状,杂交优势显著。杂交使生长和存活这两个表型性状都得到了改良。两个杂交组的生长和存活率比较发现杂交子一代遗传力偏向母本,即母系遗传占主导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791 / 7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微卫星标记应用于凡纳滨对虾家系鉴别的研究 [J].
王鸿霞 ;
吴长功 ;
张留所 ;
相建海 .
遗传, 2006, (02) :179-183
[2]   近交及其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J].
马大勇 ;
胡红浪 ;
孔杰 .
水产学报, 2005, (06) :849-856
[3]   凡纳对虾引进亲本及其子代RFLP分析 [J].
李锋 ;
刘楚吾 ;
黄雅丽 .
海洋通报, 2005, (01) :31-34
[4]   海湾扇贝杂交家系与自交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J].
郑怀平 ;
张国范 ;
刘晓 ;
阙华勇 .
水产学报, 2004, (03) :267-272
[5]   浅议SPF南美白对虾虾苗及其开发应用问题 [J].
蒲红宇 ;
胡兆群 .
中国渔业经济, 2003, (04) :44-44
[6]  
凡纳对虾优良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J]. 沈琪,任春华,胡超群,张吕平.海洋科学集刊. 2002(00)
[7]   Genetic variability assessed by microsatellites in a breeding program of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J].
Cruz, P ;
Ibarra, AM ;
Mejia-Ruiz, H ;
Gaffney, PM ;
Pérez-Enriquez, R .
MARINE BIOTECHNOLOGY, 2004, 6 (02) :157-164
[8]  
High Frequency and Large Number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in Cultured Shrimp, Penaeus (Litopenaeus) vannamei[Crustacea:Decapoda][J] . Dawn Meehan,Zhenkang Xu,Gladys Zuniga,Acacia Alcivar-Warren.Marine Biotechnology . 2003 (4)
[9]  
Genetic diversity ofculturedPenaeus vannameishrimp using three molecular genetictechniques. Garcia K G,Faggart M A,Rhoades L,et al. Marine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