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扇贝杂交家系与自交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被引:72
作者
郑怀平
张国范
刘晓
阙华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3] 山东青岛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家系; 杂交; 自交;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2002年春季,利用国内现有的海湾扇贝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养殖群体A和B的种贝为材料,采用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两种交配策略,建立了海湾扇贝的自交系和杂交系。实验由AA(A♀×A♂)、BB(B♀×B♂)、AB(A♀×B♂)、BA(B♀×A♂)四个组组成。杂交使两个表型性状———生长和存活都得到了改良。就生长而言,杂交组比自交组快,杂种优势在幼虫期为35.34%、养成阶段为21.17%;杂交组AB的生长速度比自交组AA的提高了35.53%(幼虫期)和43.32%(养成阶段),杂交组BA的生长速度比自交组BB的提高了35.13%(幼虫期)和12.34%(养成阶段)。就存活而言,两个杂交组的存活率都高于相应的自交组,杂种优势的平均值在幼虫期为19.93%,养成阶段为31.46%;杂交组AB的存活率比自交组AA的提高了25.23%(幼虫期)和49.44%(养成阶段),杂交组BA的存活率比自交组BB的提高了12.36%(幼虫期)和21.29%(养成阶段)。A、B两个群体间存在的遗传差异是它们能够获得杂种优势和性状得到改良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海湾扇贝自交家系的建立和自交效应 [J].
张国范 ;
刘述锡 ;
刘晓 ;
郭希明 ;
张福绥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6) :441-445
[2]   不同贝壳颜色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家系的建立及生长发育研究 [J].
郑怀平 ;
张国范 ;
刘晓 ;
阙华勇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32-639
[3]   栉孔扇贝中国种群与日本种群杂交一代的早期生长发育 [J].
常亚青 ;
刘小林 ;
相建海 ;
李富花 ;
宋坚 ;
宋林生 ;
刘宪杰 .
水产学报, 2002, (05) :385-390
[4]   皱纹盘鲍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的自交与杂交F的RAPD标记 [J].
张国范 ;
王继红 ;
赵洪恩 ;
阙华勇 ;
刘晓 .
海洋与湖沼, 2002, (05) :484-491
[5]   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及试养 [J].
张福绥 ;
何义朝 ;
刘祥生 ;
马江虎 ;
李淑英 ;
亓铃欣 .
海洋与湖沼, 1986, (05) :367-374
[6]   太平洋牡蛎与近江牡蛎、褶牡蛎人工杂交的初步研究 [J].
周茂德 ;
高允田 ;
吴融 .
水产学报, 1982, (03) :235-241
[7]  
鱼类育种学.[M].楼允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