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1年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郭佩佩
杨东
王慧
程军奇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气温; 降水量; 气候生产力; 时空变化;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3.0302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地区13个气象站1960—2011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应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估算了三江源地区的气候生产力(Pv),通过线性趋势分析、Kriging插值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EOF分解等方法对该区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Pv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近52年来,年、冬、夏季平均气温出现多次冷暖波动过程,但总体上变化一致,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生长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降水量东西部呈相反变化趋势,南北变化亦相反;气候生产力变化呈增加趋势,21世纪以前增加不明显,之后增加显著;Pv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大于降水,说明气温是当地Pv的主要限制因素;"暖湿型"气候,Pv增加8.67%;"冷干型"气候,Pv减少8.91%;未来易出现"暖湿型"气候,Pv增加,有利于天然牧草产量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806 / 28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近51年来三江源区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 [J].
李珊珊 ;
张明军 ;
汪宝龙 ;
李小飞 ;
骆书飞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10) :2635-2643
[2]   青海三江源地区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 [J].
易湘生 ;
尹衍雨 ;
李国胜 ;
彭景涛 .
地理学报, 2011, 66 (11) :1451-1465
[3]   基于NDVI的三江源地区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 [J].
李辉霞 ;
刘国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495-5504
[4]   基于EOF的陕西省降水变化时空分异研究 [J].
邱海军 ;
曹明明 ;
刘闻 .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31 (03) :57-59+93
[5]   三江源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驱动分析 [J].
张士锋 ;
华东 ;
孟秀敬 ;
张永勇 .
地理学报, 2011, 66 (01) :13-24
[6]   气候变化对云南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J].
李蒙 ;
朱勇 ;
黄玮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3) :442-446
[7]   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变化模拟 [J].
张建平 ;
赵艳霞 ;
王春乙 ;
杨晓光 ;
何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6) :1448-1452
[8]   三江源地区1961~2005年气温极端事件变化 [J].
游庆龙 ;
康世昌 ;
李潮流 ;
闫宇平 ;
燕士跃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232-236
[9]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J].
张强 ;
邓振镛 ;
赵映东 ;
乔娟 .
生态学报, 2008, (03) :1210-1218
[10]   长江源区近44年气候变化的若干统计分析 [J].
陈芳 ;
马英芳 ;
申红艳 ;
刘秀兰 .
气象科技, 2007, (03) :34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