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供磷对复合群体作物根系的调控及其产量效应

被引:7
作者
张礼军 [1 ]
张恩和 [2 ]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灌溉; 供磷; 小麦/玉米; 小麦/玉米/马铃薯; 根系;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 [作物生物学原理、栽培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利用大田和管栽试验结合的方法,选择小麦/玉米/马铃薯和小麦/玉米两种间作模式,对灌溉与供磷条件下间作群体中作物根系时空分布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下扎和产量的提高,严重干旱大大地降低了带田小麦和玉米的根量和产量;供磷促进根系的下扎,增加根重。供磷与不供磷相比,在小麦拔节期(玉米三叶期)小麦总根量平均高出94.66%,玉米高出67.67%;小麦灌浆期(玉米大喇叭口期)小麦高出42.08%,玉米高出124.13%;小麦收获后(玉米灌浆期)小麦高出82.58%,玉米高出61.6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济产量以中灌(1050m3/hm2·次)和高磷(150kg纯P2O5/hm2)处理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作物根系对干旱胁迫逆境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J].
朱维琴 ;
吴良欢 ;
陶勤南 .
土壤与环境, 2002, (04) :430-433
[2]   水肥对小麦根系整体影响及其与地上部相关的研究 [J].
苗果园 ;
高志强 ;
张云亭 ;
尹钧 ;
张爱良 .
作物学报, 2002, (04) :445-450
[3]   间套作条件下作物根系数量与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Ⅱ.间作早春玉米根系数量与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J].
赵秉强 ;
张福锁 ;
李增嘉 ;
李凤超 ;
张新春 ;
申加祥 ;
潘海军 ;
赵甲美 ;
尹玉波 ;
武传杰 .
作物学报, 2001, (06) :974-979
[4]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复合群体的高产机理探讨 [J].
陈阜 ;
逄焕成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5) :12-16
[5]   不同供磷水平下粮豆间套种植对根系分布和根际效应的影响 [J].
张恩和 ;
黄高宝 ;
黄鹏 .
草业学报, 1999, (03) :35-38+60
[6]   集约栽培条件下间套作的光能利用理论发展及其应用 [J].
黄高宝 .
作物学报, 1999, (01) :16-24
[7]   小麦玉米带田根系竞争和补偿效应研究 [J].
张恩和 ;
胡华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4) :1-5
[8]   土壤水分和磷营养对小麦根系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J].
梁银丽,陈培元 .
西北植物学报, 1994, (05) :56-60
[9]   高肥力条件下夏玉米大豆间混作互补与竞争效应研究 [J].
张训忠 ;
李伯航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7, (02) :34-42
[10]  
中国耕作制度[M]. 农业出版社 , 刘巽浩等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