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信”的几个具体问题

被引:2
作者
梁中堂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计划生育; 公开信; 依据; 历史背景; 作者; 胡乔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致党团员的公开信,原来意义上只是一份有关计划生育的宣传材料。多年来,有关部门和一些研究人员不断赋予其越来越多的职能,从而人为地拔高了这一文献的实际价值。分析了"公开信"产生的政治背景,探讨了"公开信"的作者究竟应是何人和"公开信"发表的时间选择。负责中央文件的起草和分管宣传工作的胡乔木有可能是"公开信"的直接推手和撰写者。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以实际行动纪念《公开信》发表30周年——兼试对《大国空巢》点点评 [J].
张敏才 ;
邓垚 .
人口与发展, 2010, 16 (05) :29-34
[3]  
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M]. 人民出版社 , 宋健等 著, 1982
[4]  
论我国人口发展战略[M].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梁中堂著, 1985
[5]  
中国计划生育全书[M]. 中国人口出版社 , 彭〓云主编, 1997
[6]  
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20年[M]. 人民出版社 , 尚定著, 2005
[7]  
计划生育工作三十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M]. 中国人口出版社 , 于旺, 2007
[8]  
中国人口政策60年[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田雪原, 2009
[9]  
李先念传[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李先念传》编写组, 2009
[10]   回眸与思考:《公开信》发表30年 [J].
解振明 ;
邬沧萍 ;
张敏才 ;
邓垚 ;
李建民 .
人口研究, 2010, 34 (04) :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