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性别意识——对生态女性主义挑战的一种回应

被引:8
作者
张云飞 [1 ]
刘江华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文明; 性别; 解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与性别关系具有内在的关联。围绕着这个问题,生态女性主义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性别问题也有自己的论述。作为"财富之父"的劳动和作为"财富之母"的自然的内在结合才能形成财富,这种结合是在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产都是客观的物质力量,其内在统一才能使女性获得自由和解放;这样,包括女性在内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科学地对待自然。自然支配和性别支配都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在消除私有制的过程中,才能彻底消除其他形式的支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仅内在地超越了生态女性主义,而且具有全面的彻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著], 200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 人民出版社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