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一次副热带高压后部层状云降水中山区层状云宏微物理结构探测分析
被引:5
作者:
马新成
[1
,2
]
黄梦宇
[1
]
于潇洧
[3
]
金华
[1
,2
]
毕凯
[1
]
董鹏捷
[1
]
张磊
[1
]
张蔷
[1
,2
]
机构:
[1]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 北京市气象局云降水物理研究与云水资源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部队气象科
来源:
关键词:
高后降水;
山区层状云;
微物理结构;
飞机探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10年8月18日副热带高压后部层状云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此次高后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宏观特征、微物理结构,并对降水形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此个例由两层云构成,上层为冷云,下层主要为暖云;冷层粒子图像显示主要以板状为主,平板柱状、柱状和霰粒为辅,冰粒子的聚合体在整个冷层都有出现;降水形成机制为播种—喂养机制,冷云中观测到丛集和淞附现象,其中淞附现象主要发生在冷云的中下部靠近融化层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711 / 71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