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映射变化轨迹分析的厦门土地利用时空演化

被引:8
作者
李晖 [1 ]
冯莉 [2 ]
聂芹 [1 ]
孙凤琴 [1 ]
吴学文 [1 ]
机构
[1] 厦门理工学院空间信息科学系
[2]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变化轨迹; 稳定映射; 时空特征; 厦门市;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608.035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1983—2010年5个时相的Landsat MSS、TM为数据源,综合改进稳定映射变化轨迹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海湾型城市厦门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983—2010年厦门市林地和未利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先增加后减少、水体相对稳定;变化轨迹被分为7类变化过程,变化过程中土地利用主要流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集中在1983—1993年,占厦门市域总面积的9.2%,其中由林地转化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5.17%;建设用地由侵蚀林地、耕地和大规模填海造地而来,扩展方式经历了外围式扩展到填充式增长,城市形态由不稳定形态向稳定形态演化,并从岛内逐步扩展至岛外的近郊和远郊;受地形的保护,海拔较高的林地保护较好,地形平坦地区的耕地和林地出现了大量的相互转化,占市域总面积的14.64%;城市空间构型由集聚型、相对集聚型和相对分散型决定,三者面积之和超过市域总面积的8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空间构型由相对分散型向相对集聚型发展。分散型中有超过1300种变化轨迹集中在岛外区域的河流入海口,占市域总面积的4.75%,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研究结果为厦门市有关部门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控制填海造地规模、科学安排填海造地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132 / 214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白山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轨迹分析与趋势预测 [J].
黄方 ;
张学敏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 (03) :439-451
[2]   环渤海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轨迹分析 [J].
黄勇 ;
王凤友 ;
蔡体久 ;
汪东川 ;
王倩倩 ;
陈文刚 .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02) :314-319
[3]   1985—2010年南京市耕地变化轨迹及驱动力分析 [J].
刘桂林 ;
张落成 ;
张倩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 (06) :688-694
[4]   基于稳定映射分析的深圳绿色景观时空演化及启示 [J].
常青 ;
李双成 ;
王仰麟 ;
邱瑶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611-1622
[5]   厦门市集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J].
陈鹏 ;
许燕红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3) :94-97+0+2
[6]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张杨 ;
刘艳芳 ;
顾渐萍 ;
丁庆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280-1285
[7]   厦门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J].
石龙宇 ;
崔胜辉 ;
尹锴 ;
刘江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708-714
[8]   厦门岛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吝涛 ;
李新虎 ;
张国钦 ;
赵千钧 ;
崔胜辉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715-726
[9]  
基于轨迹变化探测的植被覆盖时空动态——以深圳大鹏半岛为例[J]. 梁尧钦,谢芳毅,李菁,李贵才,曾辉.应用生态学报. 2010(05)
[10]   海湾型城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扩展演化——以厦门市为例 [J].
花利忠 ;
崔胜辉 ;
黄云凤 ;
尹锴 ;
熊永柱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509-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