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轨迹分析与趋势预测

被引:13
作者
黄方 [1 ]
张学敏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规划局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时间序列追踪分析; CA-Markov模型; GIS; 白山市;
D O I
10.16058/j.issn.1005-0930.2015.03.003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地形图、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时间序列追踪方法分析了长白山腹地白山市1954—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基于CA-Markov模型对2026年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近52年白山市林地净减少749.04km2,1976—1986年下降最明显.耕地面积增加了832.25km2,在1954—1976年期间增速最快.时间轨迹充分揭示了LUCC过程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异特征,其中人为因素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主,轨迹面积为2705.1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51%,以林地、草地与耕地之间转换为主,反映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家林业政策的变化.自然因素驱动的变化轨迹面积较小,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61%,典型变化轨迹与台风和洪涝灾害的影响有关.LUCC轨迹主要分布在坡度0°—3°、草甸土、侵蚀剥蚀中起伏中山区以及500m道路缓冲区等人类活动比较剧烈的区域.未来20年,白山市耕地增幅最大,到2026年预测面积达1857.43km2,林地将净减少363.89km2,居住及工矿用地呈继续扩张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5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基于LUCC的黄土丘陵区生态服务价值动态演变研究 [J].
张文海 ;
赵阳 ;
余新晓 ;
刘旭辉 ;
贾剑波 ;
孙佳美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21 (03) :442-452
[2]   基于CA-Markov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 [J].
龚文峰 ;
袁力 ;
范文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4) :216-222
[3]   长白山的台风灾区范围及植被恢复动态——基于遥感技术的研究 [J].
南颖 ;
刘志锋 ;
朱卫红 ;
武耀祥 ;
薛俊刚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6) :131-139
[4]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态势与重点领域 [J].
陈百明 ;
张凤荣 .
地理研究, 2011, 30 (01) :1-9
[5]  
基于DPSIR的吉林省白山市生态安全评价[J]. 张继权,伊坤朋,Hiroshi Tani,王秀峰,佟志军,刘兴朋.应用生态学报. 2011(01)
[6]   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轨迹分析 [J].
容芳芳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田源 ;
张飞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03) :259-263
[7]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J].
蒙吉军 ;
严汾 ;
赵春红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0, 18 (02) :197-208
[8]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趋势预测 [J].
汤洁 ;
汪雪格 ;
李昭阳 ;
毛子龙 ;
韩维峥 ;
徐小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 40 (02) :405-411
[9]   白山市中心区地下水资源评价 [J].
王淑梅 .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 30 (02) :74-76
[10]   LUCC时空过程研究的方法进展 [J].
刘纪远 ;
邓祥征 .
科学通报, 2009, 54 (21) :3251-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