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碳循环初步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晨 [1 ]
梁银丽 [1 ,2 ]
吴瑞俊 [3 ]
彭强 [1 ]
贾文燕 [1 ]
黄茂林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 土壤有机碳; DNDC模型; 碳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的实测土壤有机碳(SOC)数据,验证DNDC(脱氮-分解作用)模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应用的可行性基础上,应用DNDC模型来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农田土壤碳库储量动态变化及碳循环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作物残体与根系分泌物的外源C携入量,也能提高土壤异氧呼吸对内源C的消耗,且施用有机肥后提高效果显著。总体上,单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施氮肥均能显著提高030 cm土层SOC含量,40年后各处理SOC分别比初始值提高了90.29%、86.46%。不施肥和单施氮肥,SOC含量总体都呈现下降趋势,40年后各处理SOC分别比初始值降低了3.52%、0.38%。依据DNDC模型模拟结果,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地上,为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碳库储量,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一定量的氮肥将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坡耕地增施有机肥是减少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 [J].
张治国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 (03) :9-10
[2]   中国农田施氮水平与土壤氮平衡的模拟研究 [J].
邱建军 ;
李虎 ;
王立刚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8) :40-44+313
[3]   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估算 [J].
金琳 ;
李玉娥 ;
高清竹 ;
刘运通 ;
万运帆 ;
秦晓波 ;
石锋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3) :734-743
[4]   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 [J].
张国盛 ;
黄高宝 .
生态学报, 2005, (02) :351-357
[5]   应用DNDC模型分析施肥与翻耕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长期影响 [J].
王立刚 ;
邱建军 ;
马永良 ;
王迎春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15-19
[6]   中国东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库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J].
韩冰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曹志强 ;
邹德乙 ;
孙宏德 ;
朱平 ;
周宝库 .
土壤通报, 2004, (04) :401-407
[7]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 [J].
李玉宁 ;
王关玉 ;
李伟 .
地学前缘, 2002, (02) :351-357
[8]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J].
李长生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45-350
[9]   黄土高原旱塬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特征 [J].
徐炳成 ;
梁银丽 ;
不详 .
生态农业研究 , 2000, (02) :44-48
[10]   长期施肥对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效碳库及碳素有效率的影响 [J].
沈宏 ;
曹志洪 .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8,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