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对“蚁族”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的调节作用

被引:30
作者
胡金凤
郑雪
孙娜娜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暨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
“蚁族”; 压力; 希望; 心理健康;
D O 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1.03.006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广州市棠下、上社、岑村、赤沙等地340名"蚁族"(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为被试,采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压力知觉量表(CPSS)、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考察了"蚁族"群体的希望水平,并分析了希望在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从整体上看,该群体的希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②压力对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希望能够起到压力缓冲作用,调节压力与一般健康问题、忧郁情绪和自我肯定感之间的关系。③希望对心理健康的忧郁、自我肯定维度的调节作用大小不同,对于忧郁情绪的调节作用更大,而对自我肯定调节作用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蚁族”的消极完美主义人格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J].
马敏 ;
冯丹 ;
訾非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5) :601-604
[2]  
说说“蚁族”现象[J]. 廉思.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9(02)
[3]   应对方式:希望与幸福感的中介 [J].
陈灿锐 ;
申荷永 ;
高岚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2) :172-175
[4]   幽默感对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 [J].
袁立新 ;
张积家 ;
陈曼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16 (06) :576-578
[5]   贫困大学生希望特质、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J].
陈海贤 ;
陈洁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8, (04) :392-394
[6]   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 [J].
杨廷忠 ;
黄汉腾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9) :11-15
[7]   测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GHQ-20的结构及其信度和效度 [J].
李虹 ;
梅锦荣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01) :75-79
[8]  
大学生压力知觉、复原力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胡夏娟.河北师范大学 2009
[9]   An analysis of hope as a psychological strength [J].
Valle, Michael F. ;
Huebner, E. Scott ;
Suldo, Shannon M. .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06, 44 (05) :393-406
[10]   Hope as a source of resilience in later adulthood [J].
Ong, Anthony D. ;
Edwards, Lisa M. ;
Bergeman, C. S.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6, 41 (07) :1263-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