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理论与社会空间理论的耦合和创新

被引:20
作者
林聚任 [1 ]
申丛丛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2]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后现代理论; 社会空间理论; 耦合; 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渐趋凸显,西方以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理论传统及发展模式出现了危机,受到了广泛质疑和批评。相应地,社会理论研究相关的多个领域了发生了一系列新转向。其中"后现代转向"是一个突出方面。这种转向既是社会理论自身发展危机的反映,也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学术变迁根源。在此背景下,传统理论在走向"终结",而各种"后现代"理论观点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近年来兴起的社会空间理论就是一个突出方面,作为一类具有跨学科性和后现代性特征的新理论,它实际上也是这种理论大思潮下理论综合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本文侧重分析社会空间理论兴起的理论背景,其主要理论取向及其对空间社会学新学科发展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Making a Place for Space: Spatial Thinking in Social Science.[J].John R. Loga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12, 1
[2]  
The Sociology of Space: A Use–Centered View.[J].Herbert J. Gans.City & Community.2002, 4
[3]   OF OTHER SPACES [J].
FOUCAULT, M .
DIACRITICS-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CRITICISM, 1986, 16 (01) :22-27
[4]   涂尔干的社会空间观及其影响 [J].
林聚任 ;
向维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5 (02) :17-23
[5]   论空间的社会性——一个理论议题的探讨 [J].
林聚任 .
开放时代, 2015, (06) :135-144+8
[6]   “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 [J].
文军 ;
黄锐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2) :35-59+243
[7]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J].
郑震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167-191+245
[8]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J].
何雪松 .
社会, 2006, (02) :34-48+206
[9]  
空间、地方与性别.[M].多琳·马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0]  
.[M].林聚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