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天气强度特征指数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被引:4
作者
邱玉珺 [1 ]
牛生杰 [1 ]
邹学勇 [2 ]
程宏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沙尘天气; 能见度; 沙尘强度; 风速;
D O I
10.13577/j.jnd.2008.0129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70-2000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以及影响北京沙尘天气的上风向共14个基准气象站的沙尘天气与相关气象因子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风速、相对湿度与沙尘天气的相关关系最显著;同时,对能见度与沙尘浓度观测值的分析得出,二者存在非线性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用能见度、风速、相对湿度构建了沙尘强度特征指数,该指数与这3个因子均呈非线性关系,指数值越大表示沙尘天气强度越大,反之,指数值越小表示沙尘天气强度越小。经验说明,沙尘强度特征指数与相应沙尘浓度观测值有着较一致的变化趋势,该指数从气象和环境两个方面反映了沙尘天气的强度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J].
赵景波 ;
杜娟 ;
黄春长 .
干旱区研究, 2002, (01) :58-62
[22]   毛乌素沙地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模拟研究 [J].
黄富祥 ;
张新时 ;
徐永福 .
生态学报, 2001, (11) :1875-1884
[23]   中国沙尘天气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气候原因 [J].
全林生 ;
时少英 ;
朱亚芬 ;
钱维宏 .
地理学报, 2001, (04) :477-485
[24]   贺兰山地区春季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的观测分析 [J].
牛生杰 ;
孙继明 ;
陈跃 ;
刘宏杰 .
高原气象, 2001, (01) :82-87
[25]   我国北方沙尘暴变化趋势的分析 [J].
杨东贞 ;
房秀梅 ;
李兴生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03) :97-103
[26]   北京地区风沙活动的现状 [J].
贺大良 ;
陈广庭 .
地理研究, 1991, (04) :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