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乡村政治中的征地利益格局与征地制度改革分析

被引:2
作者
张期陈 [1 ]
胡志平 [2 ]
机构
[1] 上海商学院
[2]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征地利益; 利益集团; 双重代理偏好; 事后民主行为;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4.01.016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我国征地活动涉及被征地农民集团和用地方集团的政治经济博弈。两大集团的利益角逐深受双重代理人———村委会政府偏好的影响。然而,"斯蒂格勒传统"表明,征地活动的中国特色并非村委会的双重代理偏好,而是被征地农民集团的"事后民主行为"。村委会的政府偏好与被征地农民集团的"事后民主行为"共同决定我国征地利益的现实格局。因此,治理我国征地利益冲突需要考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和征地程序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发展和渐进转轨的根源 [J].
裴小林 .
经济研究, 1999, (06) :45-51+70
[2]   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发展和渐进转轨的根源 [J].
裴小林 .
经济研究, 1999, (06) :45-51+70
[3]   论我国征地制度的内在缺失 [J].
曹宗平 .
经济学家, 2005, (05) :60-65
[4]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6, (07) :83-91
[5]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与管理问题的理性反思——对我国东、中、西部1538个失地农户的调查分 [J].
李燕琼 ;
嘉蓉梅 .
经济学家, 2006, (05) :84-90
[6]   论政府供给偏好的短期决定:政治均衡与经济效率 [J].
汤玉刚 ;
赵大平 .
经济研究, 2007, (01) :29-40
[7]   当前农地征用中的利益主体博弈路径分析 [J].
王培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0) :34-40+111
[8]   征地利益冲突的微观经济学 [J].
张期陈 ;
胡志平 .
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2) :71-75
[9]   我国土地调控失灵的制度经济分析 [J].
容志 .
公共管理学报, 2009, 6 (02) :68-75+125
[10]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Stigler,George 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