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离子束注入诱变小麦的研究(英文)

被引:15
作者
姬磊
李义文
王成社
曹刚强
贾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郑州大学离子束诱变育种及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凌 
[3] 郑州大学离子束诱变育种及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郑州 ,北京 ,杨凌 ,郑州 ,北京 
关键词
离子束注入; 突变; 农艺性状; 醇溶蛋白; 微卫星;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和其他诱变方法相比较,低能氮离子束注入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方法具有生理损伤小、突变谱广和突变频率高等特点。据此利用该方法处理“遗4212”,建立起具有60个株系的突变群体。通过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醇溶蛋白和微卫星的变异,对后代M4群体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群体的生育期和农艺性状变异明显,有7个ω-醇溶蛋白的迁移率变异并伴随着蛋白的缺失和增加;在25个SSR位点出现扩增产物的缺失、延长和缩短。结合实验结果和其他相关报道,讨论了实验所获得突变体的应用及离子束注入引发突变的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低能离子的生物效应及在植物生物技术上的应用 [J].
常凤启 ;
朱至清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4, (02) :206-211
[2]   氮离子注入的拟南芥M1代RAPD分析 [J].
王卫东 ;
刘磊安 ;
王燕 ;
秦广雍 ;
霍裕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45-48
[3]   墨西哥春小麦品种熟期与穗部经济性状的遗传通径分析 [J].
伍绍云 ;
奉有壁 .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03) :28-32
[4]   皖麦32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J].
杨赞林 ;
甘斌杰 ;
余增亮 ;
孙继明 ;
朱荣毅 ;
汪良成 ;
杨艳洲 ;
马广约 ;
王丽芳 .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04) :341-342
[5]   一个多抗小麦-中间偃麦草新种质的选育和细胞分子生物学鉴定 [J].
艾山江·阿布都拉 ;
文玉香 ;
唐顺学 ;
李义文 ;
庄家骏 ;
贾旭 ;
李洪杰 .
遗传学报, 1997, (05) :441-446+485
[6]   早籼S904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吴敬德 ;
吴跃进 ;
汪秀峰 ;
许霞 .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02) :97-98
[7]  
Changes in DNA base sequences in the mutant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induced by low-energy N + implantation[J] . Fengqi Chang,Xuanming Liu,Yinxin Li,Gengxiang Jia,Jingjing Ma,Gongshe Liu,Zhiqing Zhu.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s . 2003 (5)
[8]   Radiobiological effects of a low-energy ion beam on wheat [J].
Wu, LF ;
Yu, ZL .
RAD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BIOPHYSICS, 2001, 40 (01) :53-57
[9]  
Sequence analysis of lacZ - mutations induced by ion beam irradiation in double-stranded M13mp18DNA[J] . Jianbo Yang,Lijun Wu,Li Li,Jiadao Wu,Zengliang Yu,Zhihong Xu.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s . 1997 (1)
[10]  
Extraction of DNA from milligram amounts of fresh, herbarium and mummified plant tissues[J] . Scott O. Rogers,Arnold J. Bendich.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198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