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巢湖水华暴发期水-沉积物界面溶解性氮形态的变化
被引:31
作者:
姜霞
[1
]
钟立香
[1
]
王书航
[2
]
金相灿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水华暴发;
水-沉积物界面;
氮形态;
通量;
巢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2008年4~10月,连续对巢湖8个样点进行采样,分析了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性氮形态在水华暴发过程中的变化,估算了水-沉积物界面无机氮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上覆水中NH4+-N含量随水华暴发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溶解性总氮(DTN)含量在水华暴发后明显升高,而NO3--N含量只在水华暴发严重时才明显减少.在大规模水华暴发前(4~5月)上覆水中DTN的主要组成部分是NO3--N和NH4+-N,在水华暴发后则是溶解性有机氮(DON).间隙水中PDTN以NH4+-N为主,其浓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DON在水华暴发过程中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量计算结果表明,沉积物作为NH4+-N的"源"一直由间隙水向上覆水释放,西半湖扩散通量在13.06~32.94mg/(m2·d)之间,东半湖扩散通量在4.54~17.41mg/(m2·d)之间.沉积物-水界面交换是湖泊营养盐重要的补充途径,为水华持续暴发提供营养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158 / 116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