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与上覆水中营养盐分布特征

被引:26
作者
何桐 [1 ]
谢健 [2 ]
余汉生 [3 ]
方宏达 [3 ]
高全洲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
[3]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间隙水; 上覆水; 营养盐; 扩散通量; 大亚湾;
D O I
10.13671/j.hjkxxb.2008.11.018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2007年4月和8月2次对大亚湾内13个站位的采样分析,探讨了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并对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营养盐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含量远高于上覆水,但两者不具有相同的含量分布趋势.PO43--P、SiO23--Si、NH4+-N、NO2--N和NO3--N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平均扩散通量分别为9.22、444.99、13.49、20.71、8.99μmol.m-.2d-1.相关性分析表明,营养盐在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含量均无明显相关性,说明间隙水中赋存营养盐的浓度并不是其上覆水中营养盐含量的决定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361 / 23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 [J].
蒋增杰 ;
崔毅 ;
陈碧鹃 .
环境科学, 2007, (05) :1001-1005
[2]   南海北部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研究 [J].
黄小平 ;
郭芳 ;
岳维忠 .
热带海洋学报, 2006, (05) :43-48
[3]   太湖水土界面氮磷交换通量的时空差异 [J].
张路 ;
范成新 ;
王建军 ;
郑超海 .
环境科学, 2006, (08) :1537-1543
[4]   滇池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形态及相关性的研究 [J].
胡俊 ;
刘永定 ;
刘剑彤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10) :1391-1396
[5]   沿海沉积营养物质对引发赤潮的潜在影响 [J].
翁焕新 ;
陈立红 ;
楼竹山 ;
田荣湘 ;
朱扬明 ;
孙向卫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 (05) :595-600
[6]   桑沟湾养殖海区沉积物-海水界面氮、磷营养盐的通量 [J].
蔡立胜 ;
方建光 ;
董双林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4) :57-64
[7]   大亚湾养殖区营养盐状况分析与评价 [J].
王朝晖 ;
齐雨藻 ;
李锦蓉 ;
徐宁 ;
陈菊芳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2) :25-28
[8]   东海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 [J].
石峰 ;
王修林 ;
石晓勇 ;
张传松 ;
蒋凤华 ;
祝陈坚 ;
李克强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1) :5-8
[9]   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J].
高效江 ;
陈振楼 ;
许世远 ;
刘绿叶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711-715
[10]   三亚湾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初步研究 [J].
王汉奎 ;
董俊德 ;
张偲 ;
黄良民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