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真皮“模板缺损”学说

被引:37
作者
陆树良 [1 ]
青春 [1 ]
刘英开 [1 ]
王西樵 [1 ]
向军 [1 ]
毛志刚 [2 ]
章伏生 [3 ]
金曙雯 [1 ]
董叫云 [1 ]
花兰女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烧伤科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科
[3] 台州医院烧伤科
关键词
瘢痕; 细胞外基质; 修复细胞; 真皮模板缺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正> 创面愈合过程由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共同参与完成,以往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环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范围的拓展,人们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厚度真皮组织缺损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关系 [J].
苏海涛 ;
李宗瑜 ;
陆树良 ;
向军 ;
杨心波 ;
黄丽滨 ;
邵铁滨 ;
李宜姝 ;
曲滨 ;
杨嵩峰 ;
孙佳新 ;
徐炳州 ;
王成刚 ;
张秀英 ;
孙曼 .
中华创伤杂志, 2005, (07) :517-519
[2]   真皮模板对大鼠创面组织生物力学顺应性的影响 [J].
刘英开 ;
陆树良 ;
青春 ;
陈志龙 ;
向军 ;
谢挺 ;
乔亮 ;
林炜栋 ;
胡庆沈 ;
廖镇江 ;
史济湘 .
中华烧伤杂志, 2005, (02) :122-124
[3]   真皮模板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和信号转导蛋白Smad 3表达的影响 [J].
向军 ;
王西樵 ;
青春 ;
廖镇江 ;
陆树良 .
中华烧伤杂志, 2005, (01) :54-56
[4]   真皮生物模板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J].
刘英开 ;
陆树良 ;
青春 ;
廖镇江 ;
史济湘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5, (01) :10-14
[5]   真皮模板对烧伤患者创面修复过程中细胞凋亡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J].
王西樵 ;
苏海涛 ;
向军 ;
王润秀 ;
青春 ;
陆树良 .
中华烧伤杂志, 2004, (06) :33-35
[6]   真皮“生物模板”对创面愈合中肌成纤维细胞形成和凋亡的影响 [J].
向军 ;
青春 ;
廖镇江 ;
陆树良 .
中华创伤杂志, 2004, (02) :24-27
[7]   真皮“生物模板”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组织学观察 [J].
向军 ;
胡庆沈 ;
青春 ;
陆树良 ;
廖镇江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3, (06) :492-494+507
[8]   真皮“生物模板”对创面愈合中胶原影响的研究 [J].
张剑 ;
向军 ;
王志勇 ;
王西樵 ;
陆树良 ;
廖镇江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3, (05) :393-395
[9]   应用真皮模板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的研究 [J].
王西樵 ;
向军 ;
胡庆沈 ;
青春 ;
陆树良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3) :3194-3195+3286
[10]   力学刺激对肌成纤维细胞转归的影响 [J].
刘英开 ;
陆树良 .
中华创伤杂志, 2002, (11)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