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温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变化及其情景预估

被引:12
作者
张天宇
程炳岩
机构
[1] 重庆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重庆; 热浪; 暖夜; 全球气候模式; 情景预估;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0.06.007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重庆地区1951—2008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8年重庆高温热浪指数(HWDI)和暖夜指数(TN90)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气温各要素的关系。利用用于IPCC-AR4的全球气候模式产品,在验证其对重庆地区热浪和暖夜指数的模拟能力的基础上,筛选模拟能力较好的模式进行合理组合,并考虑模式模拟气候参考时段的偏差,预估高(A2)、中(A1B)、低(B1)3种排放情景下21世纪重庆地区热浪和暖夜指数的变化。与目前气候(1980—1999年)相比,3种情景下21世纪重庆地区热浪和暖夜指数都将呈显著增加的趋势。2011—2100年,3种不同情景下热浪指数的平均增幅为7.7~12.3天,暖夜指数的平均增幅为12.2%~16.4%。分阶段来看,3种不同排放情景下,21世纪前期(2011—2040年)热浪指数的平均增幅为3.1~4.1天,暖夜指数的平均增幅为5.7%~7.3%;中期(2041—2070年)热浪指数的平均增幅为6.9~11.3天,暖夜指数的平均增幅为12.2%~17.5%;后期(2071—2100年)热浪指数的平均增幅为12.4~21.6天,暖夜指数的平均增幅为17.1%~27.8%。
引用
收藏
页码:695 / 70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北极村气候变暖特征 [J].
赵玲 ;
魏光辉 ;
李树岭 ;
张春梅 .
气象科技, 2009, 37 (02) :171-174
[2]   潮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 [J].
丁丽佳 .
气象科技, 2009, (02) :190-195
[3]   1949~2005年全国干旱灾害若干统计特征 [J].
黄会平 .
气象科技, 2008, (05) :551-555
[4]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 [J].
孙颖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8, (05) :765-780
[5]   21世纪中国极端气温指数变化情况预估 [J].
王冀 ;
江志红 ;
丁裕国 ;
张金玲 ;
张霞 .
资源科学, 2008, (07) :1084-1092
[6]   长江源流量对长江源流域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响应 [J].
刘青春 ;
秦宁生 ;
许维俊 ;
时兴合 ;
汪青春 ;
冯蜀青 .
气象科技 , 2008, (03) :277-280
[7]   气候变化对小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朱宝文 ;
许存平 ;
宋理明 .
气象科技, 2008, (02) :206-209
[8]   重庆极端高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 [J].
张天宇 ;
程炳岩 ;
刘晓冉 ;
向波 ;
王勇 .
气象, 2008, (02) :69-76
[9]   IPCC AR4模式对东亚地区气候模拟能力的分析 [J].
许崇海 ;
沈新勇 ;
徐影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5) :287-292
[10]   21世纪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预估 [J].
赵宗慈 ;
罗勇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