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承载力指标系的建立及量化

被引:17
作者
蔡莉 [1 ]
穆光宗 [2 ]
机构
[1]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系
[2] 不详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 人口容量; 指标系;
D O I
10.16405/j.cnki.1004-129x.2008.05.005
中图分类号
C92 [人口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2 ;
摘要
有关人口承载力概念、内涵、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渊源,可归结为从容量、阈值、能力等角度分别进行的研究。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开放式条件分析框架下的人口承载力已从简单意义上的"量"演变为复杂状况下"量"与"性"才能研究的目标对象。开放式条件作为现今必需的研究背景,结合环境和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大小的适应性,有必要建立衡量和评价人口承载力"质量"的指标系。通过围绕社会经济状况、环境资源、区域人口状况三系统讨论了人口承载力指标系的构建与量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历程分析 [J].
李哲敏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10) :6-9
[2]   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结构及省际差异比较研究 [J].
李新伟 ;
贾琳 .
东北亚论坛, 2006, (04) :23-26
[3]   应重视和加强土地承载力评价研究 [J].
孟旭光 ;
吕宾 ;
安翠娟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6, (02) :38-40+48
[4]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力学模拟和应用 [J].
刘钦普 ;
林振山 ;
冯年华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14-118
[5]   塔里木灌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J].
马琼 ;
杨可晗 ;
买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S2) :100-101
[6]   开放条件下的区域人口承载力 [J].
贾绍凤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 (06) :7-14
[7]   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J].
陈卫 ;
孟向京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 (01) :21-31
[8]   人口容量理论与量化方法研究进展 [J].
唐国平 ;
杨志峰 .
世界环境, 1999, (02) :12-14
[9]   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J].
王玉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 (03) :22-25
[10]   人口承载力系统及其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J].
邓永新 .
干旱区研究, 1994, (02)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