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缘点苍山-哀牢山杂岩带中片麻岩的变质演化及深熔作用特征

被引:11
作者
王舫
刘福来
刘平华
机构
[1]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麻粒岩相变质; 深熔作用; 片麻岩;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片麻岩是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主要由夕线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以及含十字石蓝晶夕线石榴片麻岩所组成,其原岩的化学成分与华北克拉通典型孔兹岩系十分相似。岩相学、成因矿物学和变质反应性质研究以及温压条件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片麻岩类岩石变质峰期的温压条件为T=700~770℃,P=0.5~0.8GPa,已达到或接近麻粒岩相变质,晚期退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为T=600~650℃,P=0.35~0.45GPa。片麻岩变质演化的P-T轨迹具有顺时针型式。在麻粒岩相变质阶段,片麻岩类岩石普遍发生深熔作用,主要表现为含水矿物黑云母的脱水熔融和长英质矿物的部分熔融。该项研究对于进一步揭示青藏高原东南缘点苍山-哀牢山造山带的变质演化深熔作用机理及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80 / 329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李海兵 ;
嵇少丞 ;
张泽明 ;
刘焰 .
地质学报, 2011, 85 (01) :1-33
[2]   推荐一个系统的矿物缩写表 [J].
沈其韩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9, 28 (05) :495-500
[3]   滇西点苍山杂岩中混合岩的地质年代学分析及其区域构造内涵 [J].
刘俊来 ;
王安建 ;
曹淑云 ;
邹运鑫 ;
唐渊 ;
陈越 .
岩石学报, 2008, 24 (03) :413-420
[4]   泥质变质岩系主要的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 [J].
吴春明 ;
肖玲玲 ;
倪善芹 .
地学前缘, 2007, (01) :144-150
[5]   云南哀牢山中深变质岩系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变 [J].
王义昭,丁俊 .
特提斯地质, 1996, (00)
[6]   论哀牢山构造—变质带的几个主要问题 [J].
王铠元 .
云南地质, 1993, (01) :130-135
[7]   滇西蓝片岩及其构造意义 [J].
张儒瑗 ;
从柏林 ;
李永刚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 (12) :1317-1329
[8]  
矿物温度计和矿物压力计[M]. 地质出版社 , 张儒瑗, 1983
[9]  
Global UHP Metamorphism and Continental Subduction/Collision: The Himalayan Model[J] . J. Liou,T. Tsujimori,R. Zhang,I. Katayama,S. Maruyama.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 2004 (1)
[10]  
Onset timing of left-lateral movement along the Ailao Shan–Red River Shear Zone: 40 Ar/ 39 Ar dating constraint from the Nam Dinh Area, northeastern Vietnam[J] . Pei-Ling Wang,Ching-Hua Lo,Sun-Lin Chung,Tung-Yi Lee,Ching-Ying Lan,Trang Van Thang.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