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度研究——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肃昌
方来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要素贡献度; 面板数据; 区域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分区域对中国以及东、中、西、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度做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内,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不同,其中交通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要优于长期,而教育、人才及专利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长期内表现得更加明显。在不同的区域,生产要素发挥的作用大小差异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技术进步实现机制和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理论假说——来自我国9个发达经济区的实证检验 [J].
周卫民 ;
张益丰 .
当代财经, 2009, (08) :22-29
[2]   中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J].
叶阿忠 ;
杨新宝 ;
吴相波 .
学理论, 2009, (19) :185-186
[3]   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J].
李斌 ;
黄乐军 .
科技与经济, 2009, 22 (03) :65-68+76
[4]   基于软计算的生产要素对地区经济影响 [J].
贺勇 ;
诸克军 .
系统管理学报, 2009, 18 (03) :284-290
[5]   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的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思考 [J].
平先秉 .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 31 (05) :85-87
[7]   中国各地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J].
高慧 ;
卢雄 ;
叶晓辉 .
生产力研究, 2009, (01) :8-9+101
[8]   主导生产要素更替与经济发展阶段演化——基于甚长期视角的经济发展过程研究 [J].
云伟宏 .
经济经纬, 2009, (01) :4-9
[9]   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 [J].
李富强 ;
董直庆 ;
王林辉 .
经济研究, 2008, (04) :53-65
[10]   基于“索洛余值”的我国经济增长策略分析 [J].
张光明 .
商场现代化, 2008, (10) :33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