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耗散关系的黄河内蒙段河床形态调整分析

被引:15
作者
孙东坡 [1 ]
杨真真 [1 ]
张立 [1 ]
李彬 [2 ]
机构
[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及河流研究所
[2]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河床演变; 能量耗散; 河流功; 制约机制; 河相系数; 平面活动性;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1.05.004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河流能量耗散角度研究河床形态调整规律,引入河流功与纵、横向能坡等指标,对50年实测资料进行了研究。黄河内蒙河段受上游水库影响,出现如漫滩洪水减小等水沙过程变化,导致河床宽深比增大,平面活动性增强。在河床形态调整过程中,受水库运用影响的来沙系数与河相系数之间、主槽摆动速率与水沙特征值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分析该河段断面形态变化、平面摆动特性与能量耗散的关系表明:反映河流功的径流量及其过程对河槽过流面积的塑造有直接影响;径流因子与河床形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受河流能量耗散结构的制约;在研究河段,与来沙系数S/Q有关的河流总功率跟与河段平面摆动速率、月径流离差系数有关的能量分配耗散组合,在不同时期总保持近似制衡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53 / 6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近五百多年来黄河宁蒙河段泥沙沉积量的变化分析 [J].
师长兴 .
泥沙研究, 2010, (05) :19-25
[2]   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演变及水力几何形态研究 [J].
冉立山 ;
王随继 .
泥沙研究, 2010, (04) :61-67
[3]   黄河内蒙古河段主槽萎缩原因和对策 [J].
刘晓燕 ;
侯素珍 ;
常温花 .
水利学报, 2009, (09) :1048-1054
[4]   黄河下游河道1952~2000年特征大断面变化特性 [J].
孙东坡 ;
李燕 ;
陈永豪 ;
王鹏涛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05) :63-67+81
[5]   人类活动对黄河河川径流的影响 [J].
许炯心 .
水科学进展, 2007, (05) :648-655
[6]   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形态特征研究 [J].
胡春宏 ;
陈建国 ;
刘大滨 ;
董占地 .
水利学报, 2006, (11) :1283-1289
[7]   弯道环流流速与泥沙横向输移研究 [J].
孙东坡 ;
朱岐武 ;
张耀先 ;
张晓松 .
水科学进展, 2006, (01) :61-66
[8]   基于最小可用能耗率原理的河流水沙数学模型 [J].
陈绪坚 ;
胡春宏 .
水利学报, 2004, (08) :38-45
[9]   河流调整中的熵、熵产生和能耗率的变化 [J].
徐国宾 ;
练继建 .
水科学进展, 2004, (01) :1-5
[10]   河流系统能量分配耗散关系的分析 [J].
孙东坡 .
水利学报, 1999, (03)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