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及其根际土壤氮的影响

被引:36
作者
云鹏 [1 ,2 ]
高翔 [3 ]
陈磊 [3 ]
卢昌艾 [3 ]
张金涛 [3 ]
刘荣乐 [3 ]
汪洪 [3 ]
林国林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2] 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施氮量; 夏玉米; 根际; 无机氮; 微生物量; 氮肥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河北衡水潮土上进行田间试验,以当地习惯高氮用量(小麦季施N 300 kg/hm2,玉米季施N 240 kg/hm2)为对照,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减少氮肥用量对玉米季植株生长、氮素吸收及根际土壤中无机氮与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季作物氮肥施用量减少25%和40%,对玉米产量、生物量及植株体内氮累积量未产生明显影响,氮肥利用率提高。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减少氮肥施用量,对玉米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也没有明显影响。在玉米苗期、抽雄期和成熟期,习惯高施氮量处理的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较高,其中抽雄期,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较氮肥减施40%用量处理高出近一倍,但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水平含量明显降低。氮肥减施未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反而增加了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水平。在高肥力的潮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适当减施氮肥并未影响玉米根际土壤氮素水平,可保证玉米稳产,实现减氮增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Acquisition of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in the rhizosphere and plant growth promotion by microorganisms [J].
Alan E. Richardson ;
José-Miguel Barea ;
Ann M. McNeill ;
Claire Prigent-Combaret .
Plant and Soil, 2009, 321 :305-339
[2]   Soil nitrate-N levels required for high yield maize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J].
Cui, Zhenling ;
Zhang, Fusuo ;
Miao, Yuxin ;
Sun, Qinping ;
Li, Fei ;
Chen, Xinping ;
Li, Junliang ;
Ye, Youliang ;
Yang, Zhiping ;
Zhang, Qiang ;
Liu, Chunsheng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8, 82 (02) :187-196
[3]   Rhizosphere geometry and heterogeneity arising from root-mediat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J].
Hinsinger, P ;
Gobran, GR ;
Gregory, PJ ;
Wenzel, WW .
NEW PHYTOLOGIST, 2005, 168 (02) :293-303
[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吴金水[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
[5]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7]   夏播玉米根系分布与含氮量对氮肥类型与施氮量的响应 [J].
易镇邪 ;
王璞 ;
屠乃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1) :91-98
[8]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9]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 [J].
韩晓日 ;
郑国砥 ;
刘晓燕 ;
孙振涛 ;
杨劲峰 ;
战秀梅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4) :765-772
[10]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作为土壤肥力指标的探讨 [J].
薛菁芳 ;
高艳梅 ;
汪景宽 ;
付时丰 ;
祝凤春 .
土壤通报, 2007, (02) :24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