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第5条的理想与现实:公司社会责任何以实施?

被引:52
作者
施天涛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守法义务; 治理结构; 利益相关者; 社会责任披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2005年《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的社会责任,但其内涵和外延以及在公司法上如何落实贯彻均不清晰。通过对相关理论、实践和法律的考察,本文认为,公司法可以并仅在"公司守法""治理结构""商业决策""社会披露"四方面落实社会责任。其一,公司须遵守法律。这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义务,主要体现为遵守关于社会责任强制性规定的外部法律。其二,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内发挥独立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社会责任功能;同时有节制地允许职工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实行民主管理;此外,表决权代理、股东提案机制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三,在公司正常运行状态下或者一般性经营活动中,原则上,董事、高管无须对其他非股东成员承担"多重受信义务"。但在特殊情况下,董事、高管可能需要对其他非股东成员承担受信义务:一是在企业破产或处于破产状态时,董事、高管须对公司债权人承担受信义务;二是在像收购与防御这样的结构性决策中,董事、高管可以平衡考虑其他非股东成员的利益,但重点是要关注董事、高管自身与股东以及其他非股东成员的利益冲突。此外,公司进行公益捐赠是公司践履社会责任最无争议的行为,该种行为须受到受信义务的审查。其四,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应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最有效的方式是上市公司应履行社会责任披露义务。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79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掩饰效应”和上市公司崩盘风险——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DID-PSM分析 [J].
田利辉 ;
王可第 .
管理世界, 2017, (11) :146-157
[2]   营利法人社会责任的法律定性及其实现机制——兼论《民法总则》第86条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发展 [J].
谢鸿飞 .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 1 (02) :37-48
[4]  
以公法规范控制私法契约——两岸转介条款的比较与操作建议[J]. 苏永钦.人大法律评论. 2010(01)
[5]   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与实现机制建构——以董事的信义义务为视角 [J].
李建伟 .
清华法学, 2010, 4 (02) :120-129
[6]   论公司社会责任:内涵、外延和实现机制 [J].
胡晓静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 16 (02) :69-77
[7]   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与可操作性 [J].
刘俊海 .
社会科学, 2010, (02) :70-79+189
[8]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迷思与规制路径 [J].
傅穹 .
社会科学战线, 2010, (01) :206-212
[10]   伦理责任抑或法律责任——对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重新审视 [J].
赵万一 ;
朱明月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4 (02) :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