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王晓芳 [1 ]
何金海 [1 ]
廉毅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季风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东北夏季降水; 西太平洋暖池; 热含量;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遥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日本气象厅历史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哈得来环流中心海表温度资料和降水资料,研究了1951—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简称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并对可能影响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前期暖池热含量有密切的负相关,前期10—11月暖池关键区(15.5°—20.5°N,125.5°—135.5°E)0—200 m热含量高(低)是预报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激发的夏季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AP)和中纬度高层沿亚洲西风急流东传波列的存在,可能是影响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原因。当前期10-11月暖池区热含量为负异常时,菲律宾反气旋异常持续存在,夏季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出现,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中国东北地区局地异常低气压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形成。同时,高空存在沿西风急流传播的遥相关波列,使得中国东北地区局地异常低气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日本附近增强,有利于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反之亦然。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冬春季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关系的初探 [J].
王丽娟 ;
王辉 ;
金啟华 ;
殷占福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 33 (04) :49-61
[2]  
A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Summer Rainfall in Northeast China Using the Year-To-Year Increment Approach[J]. ZHU Ya-Li1,2 1 Nansen-Zhu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re,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2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1(03)
[3]   影响东北初夏和盛夏降水年际变化的环流特征分析 [J].
沈柏竹 ;
林中达 ;
陆日宇 ;
廉毅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3) :402-412
[4]   近50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及水汽输送特征研究 [J].
申乐琳 ;
何金海 ;
周秀骥 ;
陈隆勋 ;
祝从文 .
气象学报, 2010, 68 (06) :918-931
[5]   北极偶极子异常与中国东北夏季降水 [J].
武炳义 ;
张人禾 ;
DArrigoRosanne .
科学通报, 2008, (12) :1422-1428
[6]   梅雨期EAP事件的中期演变特征与中高纬Rossby波活动 [J].
布和朝鲁 ;
施宁 ;
纪立人 ;
卫捷 ;
陶诗言 .
科学通报, 2008, (01) :111-121
[7]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J].
陶诗言 ;
卫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513-525
[8]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距平与Rossby波传播对1993和1994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影响的差异 [J].
吕俊梅 ;
琚建华 ;
张庆云 ;
陶诗言 .
大气科学 , 2006, (05) :977-987
[9]   北半球环状模和东北冷涡与我国东北夏季降水关系分析 [J].
何金海 ;
吴志伟 ;
祁莉 ;
姜爱军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1) :1-5
[10]   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区建立的标准、日期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J].
廉毅 ;
沈柏竹 ;
高枞亭 ;
安刚 ;
唐晓玲 .
气象学报, 2003, (05) :548-558+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