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近50年河南初夏旱涝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4
作者:
孙景兰
徐文明
机构:
[1] 河南省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初夏降水;
旱涝年;
高度指数;
潜热通量;
SST;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8.04.018
中图分类号:
P426.61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1958~2006年河南38站的6月降水量进行分析,发现EOF第一模态呈全省一致的分布型,因此用38站平均降水量代表全省初夏降水。选取旱、涝年,对异常合成场进行分析,在涝年,北太平洋和日本以南洋面为负的潜热通量异常;500 hPa贝加尔湖以北有正的高度异常,我国东部和近海为正的高度异常,北太平洋为正的高度异常;850 hPa河南省西部是异常的东北风,东部是异常的西南风。通过定义高度指数,得到与河南省初夏降水关系密切的500 hPa高度场分布型,即贝加尔湖高压脊偏强,东亚大槽偏弱和西太副高偏北同时存在。对海洋要素场的相关分析表明,前期太平洋黑潮区的SST较高,海洋持续向大气输送潜热通量偏多,后期其东北侧太平洋从大气吸收热量,导致上空的位势高度偏高,有利于河南省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430 / 43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