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耕地潜力分析——以夹江县为例

被引:10
作者
钟菲
刘秀华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耕地潜力; 丘陵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运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的基础,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耕地潜力评价体系,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大小,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模型。并以四川省夹江县为例,运用模型测算得出全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可达601.10hm2,依据各乡镇整理增加耕地系数,全县划分为三个潜力等级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J].
沈燕 ;
张涛 ;
廖和平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141-147
[2]   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探讨 [J].
朱玉碧 ;
郑财贵 ;
李安乐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95-98
[3]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探讨——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J].
刘筱非 ;
杨庆媛 ;
廖和平 ;
周滔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1-14
[4]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初探 [J].
张正峰 ;
陈百明 ;
董锦 .
资源科学, 2002, (04) :43-48
[5]   农村居民地整理潜力估算研究 [J].
罗士军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0, (03) :31-33
[6]   内涵挖潜 退宅还田─—浅析吉林省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 [J].
贾玫 .
吉林农业, 1999, (09) :2-3
[7]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 [J].
叶艳妹 ;
吴次芳 .
农业经济问题, 1998, (10) :54-57
[8]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D].闫东浩.中国农业大学.2004, 03
[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模式及政策选择.[D].高燕.浙江大学.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