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责任若干争议问题探讨

被引:27
作者
刘保玉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监护人责任; 归责原则; 体系构造; 责任形态; 诉讼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1款确立了监护人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并设有责任减轻事由;该条第2款不涉及归责原则问题,仅关涉有财产的被监护人与其监护人之间如何支付赔偿费用的内部关系;该条的两款规定,形成了"外部、内部关系区分"的体系构造。在关涉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数人侵权中,数个致害人的监护人之间及其监护人与其他责任主体之间形成的责任形态难以统一规定,应区分不同的责任主体并结合侵权类型具体认定。由于我国立法上未承认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责任能力,故在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情况下,其责任主体是监护人,而非被监护人;在监护人责任纠纷诉讼中,应单列监护人为被告。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配置——《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体系解释 [J].
朱广新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6) :12-19
[2]   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探讨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1, (02) :50-61+177
[3]   论监护人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破解 [J].
陈帮锋 .
中外法学, 2011, 23 (01) :96-110
[5]   监护人诉讼地位法理分析 [J].
兰仁迅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4) :99-104
[6]   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J].
刘保玉 ;
秦伟 .
法学研究, 2001, (02) :77-88
[7]  
不应直接列监护人为被告[N]. 贾莉.人民法院报. 2005 (004)
[8]  
侵权责任法[M]. 法律出版社 , 程啸, 201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奚晓明, 2010
[10]  
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王利明, 2010